东湖评论:撑起“防护伞”,清凉度炎夏
(资料图)
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截至6月30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4.1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云南巧家和元谋、北京汤河口、河北廊坊等110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7月6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四级应急响应。高强度、持续性的炎热高温,不仅给人们出行和户外活动带来挑战,也让电力、建筑、环卫等行业的露天或高温作业人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着高温“烤”验。在持续高温下为生命健康撑起“防护伞”,是每个人应有的安全意识,也是有关部门应尽的责任。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既要做好源头防控,也要强化事中监督和事后追责,织密劳动者防暑降温防护网。属地气象部门加强高温监测,及时发布高温预警、防暑降温及应对暴雨恶劣天气建议,譬如天津市气象局7月3日向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发出预报提醒,针对高温可能对用电、用水、城市防火、疾病防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给出意见建议,并通过天津交通广播录制节目,为公众解读应对高温天气具体举措等。用人单位也要积极配合,落实好防暑降温主体责任,通过发放防暑降温物资、合理调控上下班时间、发放高温津贴等方式,切实维护职工劳动权益。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有效防范中暑事件发生,既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切实保障,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随着暑假到来,不少学生、家长选择外出旅行,享受假期的同时,晒伤、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篮球、骑行等户外运动同样面临高温威胁。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学习掌握防暑避暑的相关知识,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须尽量减少在中午高温时段外出。同时根据出行安排,提前备好防晒用品、电解质饮料和防暑药物,着浅色、透气性良好、轻便的衣物,材质以吸汗速干面料为首选。高温天气下若出现持续性头痛、肌肉痉挛、呼吸浅快、恶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高温天气对农林业、火灾消防等领域易造成灾害,妥善应对需凝聚各方合力。属地气象、应急部门要加强防暑知识科普工作,科普中着重强调高温对人体健康、用电安全、森林防火和城镇火险、农业气象干旱等带来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和防御建议,并提示公众远离危险水域,注意涉水安全;电力部门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保障防暑降温电器设备平稳运行。全社会重视、行动起来,从各个方面堵住高温影响下可能暴露出来的漏洞,才能确保平安、平稳地度过又一个炎热的夏季。
共撑高温“防护伞”,多方联动,多措并举,把关爱和清凉送到内心,为盛夏降温,为应对高温天气加装保险栓,切实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世朝(宜昌夷陵区)
责编:丁楚风